
分类
1.远程开机方面
Teamviewer仅提供重启功能,且受限于移动端主控设备的操作。相比之下,向日葵远程控制软件的开机功能设计更加人性化,支持一键操作即可完成。
2.在远程摄像头应用领域
Teamviewer主要适用于会议场景,且需要参与方进行确认操作;而向日葵的摄像头控制功能更为灵活,不仅支持多设备同时使用,且操作流程更为简便。
3.就文件传输功能
向日葵则具备多平台支持优势,不仅可通过WEB端和桌面客户端完成文件传输,更得益于移动客户端的功能扩展,实现了跨设备文件互传功能。不过需要指出的是,向日葵的免费政策仅适用于网页端传输,桌面客户端传输功能需要付费解锁。Teamviewer的文件传输功能则主要通过桌面客户端实现,操作便捷且完全免费,满足基础文件传输需求。
4.软件界面
TeamViewer的界面设计更加简洁直观,用户只需按照屏幕上的提示逐步操作,便可快速上手。相比之下,向日葵的界面功能模块较为丰富,尽管提供了更多可能性,但对于初次接触的用户而言,可能需要一定时间来熟悉界面布局。总结而言,这两款软件各具特色,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和使用习惯,选择适合的工具。
向日葵远程控制的运行机制采用了双链路传输技术,包含P2P直连传输和服务器中转传输两种模式,并结合了画面采集压缩传输技术以及硬件级信号模拟方案,能够实现高效的远程控制功能。
在连接链路实现方面,采用双链路模式确保稳定传输:
1.P2P直连传输
系统优先尝试建立主控设备与被控设备之间的点对点直连通道,实现不经过第三方服务器的直接数据传输,具有最佳的传输效率。
2.服务器中转传输
当网络环境无法支持P2P穿透时,系统会自动切换至贝锐服务器进行数据中转服务,确保基础远程控制功能的正常运行。
链路选择机制方面,通过以下方式优化连接:
-应用NAT穿透技术,对两端设备的网络环境进行质量评估,优先建立低延迟的P2P通信通道
-通过智能算法实时监测网络带宽波动情况,动态调整链路连接状态,维持整体连接稳定性
在画面传输技术方面,采用以下核心方案确保传输质量:
3.图像处理流程
1)画面采集:采用最高144Hz的屏幕图像采集频率
2)数据压缩:运用SADDC压缩算法进行画面差异压缩处理
3)解码呈现:通过硬件加速技术实现高效画面解码还原
传输模式优化方面,提供四种智能适配模式:
1)办公模式:基于RDP协议实现基础办公应用支持
2)高清模式:优先保证画面质量
3)游戏模式:支持144Hz高帧率传输
4)极速模式:适合黑白画面的低带宽场景
硬件级控制方案则确保了在不同设备间的兼容性和操作流畅度。
无网环境下的远程控制解决方案
基于IPKVM技术构建的无网远程控制方案,通过虚拟化技术实现视频信号与键鼠输入模拟,确保被控设备与控制端处于网络物理隔离状态,从而有效提升系统安全性。智能硬件设备(如控控A2)内置独立网络通信模块,可在BIOS层实现深度控制功能,为用户提供高效的远程管理能力。
4.系统采用多层次立体安全防护机制
1.在数据传输层面,采用RSA/AES 256位非对称加密技术,确保数据通信的机密性和完整性;
2.协议层面支持国密SM2/SM3/SM4算法,满足特殊行业对数据安全的高标准要求;
3.通过硬件级隔离机制,实现控制信号与设备业务网络的物理分离,构建全方位的安全防护体系。
1.已修复远程控制模式下复制过长文本导致程序卡顿的问题。
2.阳光小店功能界面升级优化,新增阳光值获取途径及更多兑换福利选项。
3.插线板P8Pro设备现已支持连接温湿度传感器设备。
4.优化了智能硬件相关页面的加载稳定性,解决了加载失败问题。
显示全部